鄧飛 Lawrence
熱門:

柔性處理遊客穿港式校服拍照現象

 
近日,在網上忽然出現不少遊客穿着疑似香港中學校服的照片,在香港不少旅遊打卡景點拍照,這引起了香港教育界和不少社會人士的關注。由於這些照片明確說明是遊客自購自拍,不是真的是香港中學生或者相關校服學校的校友,那自然引起相當的爭議性。
 
畢竟香港的中小學校服完全是學校為本的,也就是說,是各個學校的辦學團體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自行設計,有相當多的學校校服可以說歷史非常悠久,頗具特色,自然引起遊客或者非本地人士的好奇和喜愛,但也的確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警覺,擔心穿着這些港式校服拍照,既非學生,又整出一些與中學生身分不相符合的拍照姿勢動作的話,始終影響不好,可能損害香港學生和教育的形象。
 
這種擔心顧慮,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完全理解。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要更細緻的分析,至少存在兩種可能的情況:一是拍照校服真的是某一間真實學校的校服,包括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該校舊款校服,遊客或者任何非該香港學校學生和校友的人士,還真的不宜穿着該校校服,道理不用細論,這是常理。但實際上在法律上,似乎並無任何限制。
 
根據2012年反國教事件的經驗,當時有一些不明來歷的政治團體在FB大規模展示不同學校的校徽,有學校發現,居然並無法律手段阻止他們這樣做。未經學校同意叫任意展示人家校徽作政治用途,這個性質遠比遊客穿校服嚴重得多,但也沒有辦法,那麼對於如果挪用真實校服作不當拍攝用途的話,就更沒有什麼法律方法。對於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我們首先要尊重涉及學校校方的意見,如果學校不介意而不作處理,我們尊重;如果學校還是想尋求法律援助,也應該尊重,儘管目前看來,這種情況似乎尚未出現,也不必杞人憂天,更不要上綱上線。
 
二是並沒有特指哪間學校的校服,遊客們只是基於仰慕香港的校服文化,從而在網上訂購一些「具有香港學校風格的港式校服」,既不是具體哪間學校,更沒有校徽,現在明顯是屬於這種情況居多,那該怎麼辦?我覺得,還是以柔性處理和人性化處理為主,一方面對這些遊客或者任何仰慕喜愛香港校服文化的人士的這份愛美之心,應該充分理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其實反過來說明,香港教育的軟實力和文化魅力之所在,值得香港教育界自豪與欣喜;另一方面,不妨製作一些能夠更為全面反映香港校服文化傳統和校服儀容要求的短視頻,無論是官方製作,還是民間製作,兩者皆可,清楚向遊客們介紹香港校服文化是怎樣一回事,更清楚介紹中小學對於校服儀容有什麼具體規定,例如女生校服裙子不能太短,男生校服應該束起襯衫等等,皮帶和皮鞋要黑色或者學校指定款式等等。既讓有興趣的遊客有更多有趣的小知識,也同時講好香港教育好故事!
 
2023年6月26日 (橙新聞)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