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的青少年自殺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明報》早前報道,今年上半年已有17名兒童及青少年自殺身亡,數字令人震驚。有學者指出,香港缺乏對自殺成因的系統研究,難以制定有效對策。現行支援系統雖「不俗」,卻多側重於「補安全網」,僅能防止「災難」發生,而非從根源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况下,我們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尤其當今青少年與生俱來屬於「數碼網絡原住民」的一代,因此有必要從「數碼足印」尋找線索,...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這句古訓,正道出近期社會各界必須正視港大的AI不雅照風波。據多名受害者披露,一名男同學疑似在未經同意下,以其社交媒體上的近照,利用AI生成不雅相片,總數多達700張,涉及數十名女性,當中包括同學、朋友、甚至老師。而更諷刺的是,涉事者作為法律系學生,未有意識到這項應用正挑戰法律底線和道德倫理,令人擔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早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和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合辦「香港學校社工協作卓越計劃」,並舉行頒獎禮以表揚學校社工的努力,感謝他們為學生及社會的付出。這是首次以學校為單位的社工評選計劃。 筆者曾經是前線教育工作者,了解到在學生問題愈趨複雜的今天,學校社工的付出,很多時候都是不為人知的,但從學生的進步中獲得的滿足感,是學校社工堅持的巨大動力,他們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近期媒體廣泛報道「建國聯盟」案,再次把青少年參與激烈政治行動的議題推向公眾視野。國安處拘捕4名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成員,包括年僅15歲少年疑犯,意味着他在2019年黑暴發生時還不到10歲。何以一個入世未深、閱歷有限、知識儲備尚淺的青少年,會對政治這種成年人世界東西產生興趣? 一如過去反國教、違法佔中和黑暴事件,大量青少年捲入政治性活動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香港特區政府修訂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及資助申請資格的新措施,不僅是對公共資源分配機制的優化,更是對教育公平理念的踐行。這項政策以清晰的規則劃定資助邊界,既回應了社會對「考試移民」的憂慮,也為香港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正面意義體現在多個維度。 一、遏制投機行為,守護教育機會的公平底線。教育公平的核心,在於確保每個個體都能在同等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當香港科學館的航天展覽以「大國重器」激發青年探索熱情時,另一項關乎教育公平的政策調整同樣意義深遠——特區政府公布修訂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申請資格,為受養子女設立兩年居港要求,並明確部分簽證持有人不再具備資助資格。這項看似行政性的調整,實則是對教育資源分配機制的優化,對香港教育生態的健康發展、青年群體的公平成長乃至國際教育中心地位的鞏固,都將產生長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本周有一項關於「職業專才教育與培訓(VPET)」的研究向公眾公布,有媒體將焦點放在「逾六成學生從未聽聞應用科學大學」之上,並指受訪學生普遍對職專教育持負面看法。然而,筆者認為情況並非如此。原因是調查顯示65.6%的學生都聽過VPET,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職專教育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職專教育的價值,為香港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日前拘捕了4名隸屬於「香港民主建國聯盟」的男子,年齡介乎15至47歲,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指出,事件反映國安風險仍存在,不能因為社會上表面平靜而掉以輕心,須居安思危。要應對青少年被極端政治組織誘騙的挑戰,不能僅停留在譴責和打擊,更需要理解其背後被「遊戲化」的心理動機。唯有在現實世界為青少年提供富有吸引力、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承接上一期,本期分享一個非常顯而易見又被國人所忽視的極端現象:中國抗日戰爭,幾乎完全被西方史學界徹底抹殺,抹殺到在西方主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記載和分析著作上幾乎完全不存在!抗日戰爭又稱「十四年抗戰」,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止於1945年日本投降。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戰爭可分為兩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也是抗日戰爭80周年紀念。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廣各種紀念活動,不僅緬懷前人為保衛世界和平與爭取民族解放而作出的巨大犧牲,而且在近年烽煙漸起的世界局勢之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抗戰勝利是特別具有現實的警醒作用。要紀念歷史,警醒當代,就必須對歷史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日(30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並在致辭中提到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院子與鄰家之間有條巷子,鄰家想建新房佔用這條路,雙方爭執不下,張家人寫信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他回信道:「讓他三尺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0年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五年以來成效顯著,從根本上堵塞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漏洞,終結了香港在國家安全上不設防的歷史,有力震懾反中亂港分子,讓國家安全得到極大保障。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永遠都在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尤其是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香港更需要不斷完善國安教育。 回顧過去,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走過極不尋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山東艦駛入香港水域,700名官兵在甲板上排出「國安家好」四字,殲-15戰機整齊列陣,不少香港市民親臨岸邊觀艦,現場掌聲與驚嘆不絕於耳。這艘由國家自主研製、象徵大國國力的航母首次訪港,既是一次震撼的軍事展示,更是一場鮮活深刻的國民教育課。 今年恰逢香港回歸28周年、《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同時亦是抗戰勝利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各處街頭早已掛上國旗、區旗和各式海報,寫上「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等標語,處處喜氣洋洋。 多年以來,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都會推出一系列慶回歸優惠措施,涵蓋公共交通、文化藝術、消閒娛樂、飲食及消費等不同範疇,與市民一同分享回歸的喜悦。今年飲食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6月21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並發表主旨致辭,以「五個必須」提醒香港社會持之以恒全面準確實施國安法律、築牢國安屏障。現時香港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未來社會須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將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在「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特別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特區政府今日(21日)舉辦《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並邀請了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開幕典禮上發表主旨致辭。《香港國安法》與去年立法會全票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兼容互補,共同構築起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在此別具意義的時刻,夏主任親自訪港並致辭,意義重大。&n
最近追看大台節目「星夢傳奇」﹐忽然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參加音樂比賽的九五後﹑零零後年輕選手﹐對九十年代風行一時的流行曲和「天王級」明星﹐完全毫無感覺﹐更加不要講八十年代的歌和「校長級」明星。 這讓我有種感覺﹐所謂以流行音樂為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雖然已經流行了四十多年﹐但其實不同世代之間﹐存在好大的隔膜﹐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千年頭﹑
鄧飛 立法會議員 教聯會副會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紀念活動,不僅讓後人緬懷先烈為保衛世界和平與爭取民族解放而作出的巨大犧牲,也在近年烽煙漸起的世界局勢之下警醒當代,必須要對歷史有正確的觀念。 筆者認為,當中有兩個重點常被忽略:一,在進行抗日戰爭歷史教育活動中,講授中國軍民消滅日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7月4日上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京看望出席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的港澳地區特邀委員,向在場的新一屆委員表示祝賀和問候,並與大家座談交流。夏主任強調港澳青年需牢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囑託,希望委員珍惜榮譽、勇於擔當,當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中央港澳辦對港澳青年代表的直接寄語,也是核心要求,以期在維護國家
教育是香港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強化國家安全教育,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出具有強烈國家安全意識、扎實專業知識和深厚愛國情懷的人才,香港定能築牢國家安全防線,在「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中穩步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征程。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教育界責任重大,應積極行動起來,讓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國家安全的堅實保障下,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中央港
今年4月15日將迎來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並配合全國性主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回顧多年來的發展。事實上,香港在學校課程中,已增強了憲法、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教育;並透過多元措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國家安全意識。在法制方面,香港於2020年通過香港國安法,警務處隨即於同年成立國家安全處,專責處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立法會在2024年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從制度
隨著中小學生內地交流考察計劃的開展,加上兩地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推行超過20年,香港學生北上交流已成為常態化活動。然而,基於成本和簽證等考慮因素,內地學生南下考察仍未成規模。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開拓不同客源等策略,筆者認為香港應善用本身資源,積極拓展針對內地中小學生透過「研學旅遊」的模式,來港交流。 「研學旅遊」是內地術語,意即把旅遊項目和文化教育結合,與
我們在2024年迎來了國慶75周年的大日子,二十屆三中全會亦已勝利召開,開啟了國家的新征程。在香港,立法會歷史性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為香港全面走向由治及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今後香港得以輕裝上陣,為市民謀幸福,可喜可賀! 在教育領域,筆者認為未來有幾項工作必須緊抓。以達在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方面,除了要繼續多作宣傳外,亦要結合「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