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善用教育資源 搭通「一帶一路」民心

香港昨日起一連兩天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匯聚來自18個「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超過90位主要官員及工商界翹楚,深入探討投融資、創科、基礎建設、航運物流及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合作機遇。 2022年,時任副總理韓正在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透過視像發表主旨演講時,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一點希望是加強人文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民心相通。

corner

飛常觀點/深港穗創科領跑 知識產權建設須加快!

近日,AI圖像生成熱潮再興起,只要用一張照片即可生成栩栩如生的立體3D公仔模型,引人驚嘆人工智能的飛速進展。這也提醒我們,創科競爭其實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比拚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制度設計與長遠規劃。 另一邊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傳來捷報——「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超越「東京—橫濱」,榮登全球第一。

corner

「借殼辦學」並非孤例 制度補漏才是根治之道!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2025年8月21日,內地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這一舉措不僅是對歷史記憶的珍視,更是對培養港澳青少年家國情懷的重要實踐。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儀式後明確指出,該基地的設立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發展,對於長遠加深港澳青少年認識國家、提升愛國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歷史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在抗戰勝

corner

矯正「借殼辦學」亂象 維護本港教育聲譽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近日,「借殼辦學」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件的核心,是內地培訓機構「摘星DSE」與香港本地私校崇正中學達成所謂「合辦」協議,以提供本港學籍為誘餌,向內地家長收取每年高達19萬元的費用。這一金額竟是教育局核准標準的五倍之多。與此同時,有不良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社交媒體,鼓吹受養子女無須來港居住和上學,即可以自修生身份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並以本地學生

corner

香港教育國際化:DSE的未來與挑戰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政府早前收緊「高才通」子女申請本地資助學位的居留條件,意在遏止所謂的「考試移民」。然而政策未落地,便連番爆出內地機構與本港學校違規「合辦」DSE(中學文憑試)課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有評論認為,應該將DSE進一步國際化,促進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事實上,早在2018年,筆者便提出香港教育必須國際化,以保持香港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這一構

corner

【專家之言】議員促港加強抗戰教育 提升國際認知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中華民族,以遠超歐美國家、約3,500萬軍民的傷亡和超過500億美元的損失,在東亞戰場有效地牽制了法西斯軸心國日本長達14年之久。但在西方史學界主導的二戰歷史中(西方史以1939年9月1日為二戰肇始),中國戰場的6年血戰多為一筆帶過。立法會議員鄧飛認為,東江縱隊貢獻卓著,或獨立或聯手盟軍,對日軍持續和有效的破襲或進攻,有效地

corner

從「開班線」 看國際教育樞紐的構建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教育局近日公布中小學未來規劃方案,包括調整中學一年級開班線,由25人逐步增至29人;同時,允許符合特定條件的學校以4班參加中一派位,並可申請下年度以5班參加。廣受學界關注的是開班線問題。鑑於適齡學童人數持續下降,教育局的政策是可以理解,但希望能夠有措施協助學界「軟着陸」,避免大量教師失業,人心惶惶。   根據教育局通告第17/2023號通函《

corner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 展現軟實力與話語權的突破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日(30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並在致辭中提到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院子與鄰家之間有條巷子,鄰家想建新房佔用這條路,雙方爭執不下,張家人寫信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他回信道:「讓他三尺

corner

【教聯筆陣】提升公帑使用效益 建設「留學香港」品牌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筆者認為應達至兩個目標。首先是發揮香港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透過招收海外學生,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人力資源質素;同時亦輸出香港的教育標準,提升香港的軟實力和教育文化的話語權,從而達至民心相通的效果。其次,「留學香港」須惠及本地經濟民生。   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兩個誤區:一

corner

擦亮「留學中國香港」這張教育名片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香港向哈佛沉船者敞開校門」,對於香港歡迎哈佛國際學生來港學習的表態,有外媒作出這樣的評述。香港,作為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會,其優勢不僅體現在金融、創科等領域,更是已經延展至教育層面。它正在致力於打造獨特的「留學中國香港」品牌,這將有益於提升國家與特區的國際軟實力及話語權。   特區政府2023年時就曾提出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無

corner

構建國際教育樞紐的操作細節問題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由「留學香港」邁向「留學經濟」,一般人的最大誤區,是以為替院校或中小學增加收入。非也!發展「留學經濟」的意思,是透過吸引外地學生來港就讀,從而促進住房、飲食和零售等領域發展,惠及本地經濟;同時增加青年來港,有助優化人口結構,並通過本港教育體系培養學生,輸出「香港標準」,以提升香港的國際影響力。然而,若要成功將香港構建為真正的國際教育樞紐,需解決若干微觀

corner

飛常觀點/政府工作報告指明方向 科教興國助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列為年度重點任務,強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並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強化職普融通與產教融合、分類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等具體舉措。這一戰略部署不僅為國家教育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本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打造國際教育樞紐與「留學香港」品牌提供重要機遇。

corner

【飛常諫議】職學聯通 提升人才技能 助力產業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的預期目標為1,200萬人以上。報告強調「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在促進就業與創業方面,報告提出,「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同時「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以及「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此外還提出將「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corner

飛常觀點/財案重視北都大學城 為教育產業化開新篇

近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雖然教育部分的資源投入並未令人眼前一亮,但在策略布局上卻顯示了清晰的方向——以「北部都會區」為支點,開啟香港教育產業化的新篇章。筆者認為,這份預算案在教育投資的取態上,既體現了「量入為出」,亦釋放出突破傳統框架的革新信號,其中「北都大學教育城」的規劃,更可視為香港教育與經濟深度協同的關鍵落子。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地帶,其地理位置鄰近大灣區核心城市,

corner

把握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契機 促進「研學旅遊」發展

隨著中小學生內地交流考察計劃的開展,加上兩地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推行超過20年,香港學生北上交流已成為常態化活動。然而,基於成本和簽證等考慮因素,內地學生南下考察仍未成規模。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開拓不同客源等策略,筆者認為香港應善用本身資源,積極拓展針對內地中小學生透過「研學旅遊」的模式,來港交流。   「研學旅遊」是內地術語,意即把旅遊項目和文化教育結合,與

corner

港從「留學品牌」 走向「留學經濟」

在香港面臨巨額財赤之際,如何推動經濟多元化,成為本港亟需解決的課題。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拓展「留學經濟」,不僅有助於特區政府節省教育開支和提升大學收入,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產業化,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從而惠及經濟民生。   巨大經濟利益 海外前車可鑑   參考歐美國家發展留學產業的成功經驗,他們透過吸引國際留學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2021/

corner

飛常觀點/《哪吒2》熱潮中的文化力量 香港應如何借鑒?

「我命由我不由天」,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票房大賣,帶動戲中經典對白風靡全球,再次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台的獨特優勢。筆者認為,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商業上的成功之作。重要的是它通過對傳統故事的現代化重塑,展示了中國古典神話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為年輕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角。這種創作模式,值得本港文化產業界借鑒。   《哪吒2》是2019年「爆款」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

corner

從五個維度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導未來十年的國家教育發展。根據《規劃綱要》的戰略方向,香港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體系需在保持國際化特色的同時,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筆者建議從以下多個維度推進。 一、強化國家認同與歷史教育   重構課程體系,增設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必修模塊,開發沉浸式數字教材(如VR體

corner

飛常觀點/預算案必須穩中求變 為香港謀劃經濟新動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發展,據財金官員透露,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將會超出原先估算,高達約千億元。面對環球經濟不明朗,美聯儲減息步伐不及預期,政府要確保公共財政穩健性的同時,亦要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為香港發掘經濟發展動能,跨越轉型難關。   儘管財政儲備急速減少,尤其是短短六年蒸發約一半,喚起各方關注,但香港仍是全球少數擁有財政盈餘的城市,有大約六千億港元儲備,公共債務也處於較低水平。

corner

祥龍辭舊歲 蛇來運轉創新天

我們在2024年迎來了國慶75周年的大日子,二十屆三中全會亦已勝利召開,開啟了國家的新征程。在香港,立法會歷史性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為香港全面走向由治及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今後香港得以輕裝上陣,為市民謀幸福,可喜可賀!   在教育領域,筆者認為未來有幾項工作必須緊抓。以達在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方面,除了要繼續多作宣傳外,亦要結合「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

corner

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 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

中聯辦今晚(17日)舉行新春招待會,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多次提到要「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他指出,香港需要堅持「一國兩制」、發揮制度優勢;堅持統籌「兩個高」、實現又穩又好;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以變應變;堅持內聯外通、堅定融入大局;堅持擔當作為、勠力攻堅克難。   鄭雁雄主任又引述習近平主席強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經濟體,香港融入就是發展、就是

corner

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是港版千人計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第27項表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今年特首施政報告已自覺把上述決定融入其中,宣布成立由政務司長任主席的,包括教育、創科和人才3個政策局組成的委員會,落實三方面工作的聯動,既落實上述「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要求,又落實三中全會決定中的第四部分裏,第13至15項關於教育、科技、人才的3項決定,令人

corner

起動世界級教育會議 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香港近年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由12月2日起一連兩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大學校長高峰論壇2024」,已確認為今年本港盛事,論壇的開幕式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嘉賓主禮、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50多間大學校長和教育領袖參與是次活動,部分學者更帶同尖子學生來港親身體驗及交流,論壇也會進行全球網絡直播,確實是一場世界級教育會議。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