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同學這樣問我: 「全球化單元會不會考蘇格蘭公投?」這個問題真的讓我有點啞然。一來,學生問考不考,其實也是人之常情。課程範圍這麼大,學生想要確定一下哪些內容最重要,可以諒解。但這二來,也反映了這門學科也的確很難完全擺脫應考壓力的牽制。
應考壓力,與其說牽制學生學習,不如說先牽制老師的教學。比方說,當學生問及上述問題,我很自然就會先想想:蘇格蘭公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與全球化相關?這本身等於我自己先命題(多大程度相關!),然後我自己先思考作答。好吧,那我就試着先回答這條問題吧。
從對世界各地獨立分離的影響來說,蘇格蘭公投至少在歐洲是一個重要的標桿事件,然而在全世界範圍就未必是。為什麼這樣說呢?在歐洲大陸,除了不列顛群島面臨獨立分離運動之外,還有以下:
1、西班牙面對加泰羅尼亞、安達盧西亞、巴斯克三個地方的分離獨立運動,後者即足球俱樂部巴塞隆拿所在地,有別於代表西班牙國家的皇家馬德里,連足球俱樂部都要分開,可想獨立的勁頭有多麼強;
2、意大利的撒丁島獨立問題,甚至連歷史名城威尼斯也想獨立;
3、德國的巴伐利亞州獨立問題,德國啤酒舉世聞名,巴州啤酒,冠絕德國;
4、法國的科西嘉島獨立問題,科西嘉島是拿破侖的故鄉,但在拿破侖出生前,由意大利割讓給法國。如果真的獨立了,法國人引以為雄的拿破侖,就可能變回意大利人。其他還有荷蘭、比利時、塞爾維亞等等一眾國家,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分離運動。蘇格蘭獨立公投,未必對全球範圍的統獨議題有影響,但毫無疑問對歐洲大陸的國家有着舉足輕重的示範作用。因此,就這方面來說,的確是一定程度上具有全球化的相關性。
對世界起示範作用好了,現在公投終於否決獨立了,那麼是不是上述關連性就自動消失呢?那倒不是。這就涉及另一個與全球化相關的因素了─用公投方式決定國家的分合未來。歷史上但凡處理國家的分合,很少不通過戰爭方式的。想獨立的地方與想統一的中央兵戎相見,勝者決定一切。即使號稱第一民主大國的美國,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也打了一場南北戰爭。雖然戰爭焦點在黑奴制度的存廢,但其實當時戰爭的直接爭端還是源自獨立與統一。
就算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歷史上兩國也曾經交戰千年。好了,現在英國用公投來決定國家的分合前途,放棄使用戰爭的手法,這對上述有分離傾向的國家地區起到一個非常大的示範作用。即使最終公投結果是否決了獨立,但起碼可以用公投的方式來決定分合呀。公投這種方式當然不是源自英國,用公投來決定分合也不是首次在世界上出現。但畢竟英國是一個老牌國家,自然最為引起世界注意,自然也最能對世界起到示範作用。
綜合來講,蘇格蘭公投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與全球化相關,只不過這種相關度可能集中在歐洲大陸,而且這種相關與其說是公投的結果,不如說是公投決定分合這種方式。對於通識教育科學與教來說,這可以說是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更準確地講,是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一個不大不小的事件和議題,未必需要一開始便深究到底,但如上述的少許背景資料,還是值得介紹給同學的。
(2014年9月20日 大公報 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