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政治議題的命題角度

當今年通識科試題以「立法會拉布」為題之後,馬上有不少人猜想,明年很大機會問「佔領中環」!之所以這樣猜測貼題,背後隱含一種判斷:熱門的香港政治時事,一定是出題熱門。

熱門時事成出題熱門

問題是,熱門政治時事每日更新,全年多如牛毛,如何可以準備齊全?不錯, 「佔領中環」的確是近期非常熱議的事件。但是, 「碼頭罷工」事件難道不熱門?報道相對少一些,但幾乎是香港開埠第一次擺上政壇的「同性戀平權」問題,難道就不熱門?說得再深入一些, 「碼頭罷工」事件和「同性戀平權」問題,可以切入分析探究的角度,比「佔領中環」議題還要多。說白了,前兩者可出的題目,比後者要更多。相比之下,「佔領中環」議題反而是直觀簡潔,沒有太多跨主題、跨概念的思考糾纏,主要就是兩點:

第一,用公民抗命、以身試法來爭取落實普選,這多大程度上符合法治精神?

第二,用癱瘓中環的方式來爭取落實普選,箇中利弊和不同價值的取捨。

雖然還可以有其他切入角度,但是主要就是政治和法治這兩個角度。反過來看看「碼頭罷工」事件和「同性戀平權」就複雜多了。

先說「碼頭罷工」事件,外判商僱主和工人之間的糾紛,可以歸入香港單元之生活素質主題,再精確地講,是屬於貧富懸殊問題,此其一。工人發動罷工爭取提高待遇,繼而爭取集體談判權立法化,這是香港單元之社會政治參與主題,此其二。罷工剛開始時,法庭曾經頒布禁制令,禁止罷工工人進入碼頭範圍內,這又牽涉到法治主題了。罷工是公民政治權利之一,但法治社會又應當尊重法官命令,那麼這是否意味着法治和公民政治權利之間存在衝突呢?此其三。

再看「同性戀平權」問題,近年有同性戀團體呼籲政府和立法會對不同性別傾向的反歧視展開諮詢,引來立法會內部不同議員、政府和社會不同團體之間的爭議。無獨有偶,最近有變性人士因申請結婚註冊不果而對婚姻註冊處進行司法覆核,這又涉及了法治問題了。性別議題、政治參與議題、法治議題,至少有三個角度需要切入分析探究。

上述兩個事件,熱門程度不下於「佔領中環」,複雜程度恐怕還在它之上呢,何況還有其他各適其適的議題。一言蔽之,明年考試,不易貼題,更不容樂觀。
 
 

(2013年5月7日 大公報 B20)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