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看偵探小說 學邏輯思維

內地學者名嘴易中天教授曾經說過: 「要培養邏輯思維,應該多看偵探小說。」無獨有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何家弘教授也曾說到: 「年輕人應多看偵探小說,少看武俠小說。」他認為前者講究邏輯和法律精神,後者崇尚感性和江湖道義。

 筆者絕對不能苟同何教授對武俠小說的批評意見,恐怕何教授沒看過多少本好的武俠小說。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本身就是充滿偵探小說的味道,《陸小鳳》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溫瑞安先生的《四大名捕》更是明擺着充滿「中國特色」的偵探小說。甚至在西方,所謂「俠士」與「偵探」,兩者本來就不是截然二分。法國著名偵探兼俠士小說《亞森•羅賓》Arsène Lupin,主角既是偵探,也是俠客,在歐陸偵探小說界的威名,足以與英國的福爾摩斯相媲美。

但是,筆者絕對同意一點,多看好的偵探小說的確能夠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香港學生是否流行看偵探小說呢?很難說,在任何時期,偵探小說總會有一批發燒友。英國的阿加莎•克麗斯蒂(Agatha Christie)的著作,以及一些日本推理小說,一直是各大書店的暢銷書。但如果說普遍香港學生都愛看偵探小說,我倒沒有這個感覺。

通識科講究培養思維能力,而閱讀偵探小說就非常講究有縝密的思維和注重細節。小說中的人物關係、不同時間階段的不同人物的言行以及彼此因果關聯,構成一張綿密但無所缺漏的故事網絡。讀者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猜測誰是罪犯主謀的過程。從人物的言語猜測情緒變化,從人物的行為猜測背後動機,從人物關係猜測前因後果。這種猜測並不是漫無邊際的瞎猜,而是建基於已知證據和普遍人性的假想和推理。這種猜測並不是一目十行那般粗糙,而是一種注重每個細微之處的精緻。別以為這樣閱讀會很疲倦很累人,所謂快樂不知時日過,為伊消瘦人憔悴。閱讀能深入其中後,你會忘記這份疲累,你會享受這份疲累!

偵探小說是世界文學中一大奇葩,因此作品多得不可勝數,我建議先從經典着手。經典的小說,經得起時間考驗,讀後不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一些剛剛上市推介的作品,則良莠不齊,未經考驗。如果恰好讀了一本好的,那當然有所得着。如果讀了一本言過其實的,那麼讀後就會大呼浪費時間。我最近才讀了一本寫得不怎麼樣的作品,為之氣結。

要克服對文字的疏離感和厭惡感,僅僅靠強迫自己每天讀報章時事是沒有用處的,不如從有趣的文字着手,而有趣的文字,肯定是小說,有趣的小說,莫過於科幻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請同學們多讀這類小說!(從小說開始•三)

 

 

(2012年6月26日 大公報 A32)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