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切勿鸚鵡學舌

標題何解?

 其實指的是有些同學對日常接觸到的觀點,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在答題時幾乎是胡亂引用、隨便拋出。比方說,傳媒以調侃挖苦政府施政為主流,同學在耳濡目染之下,未必細究傳媒觀點的內在邏輯,而僅僅被各種似是而非的新名詞、各類冷嘲熱諷的筆法所感染,然後在答題時有意無意地模仿引用,甚至誤以為這樣就可以取得高分。例如,集體回憶、普世價值、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等,這些近年發明的新詞,內涵未必如想像中那般清晰,更多的是政客創造出來用以政爭的工具。

勿盲目套用新名詞

不少同學在運用這些名詞時,往往是不加思索地跟隨政客的觀點說法。筆者並不是指政客說法一定錯,而是不能不證自明地假定某派政客的說法就一定對。例如地產霸權,到底所指為何?不能僅僅因為地價高樓價高,就當成地產霸權。如果真是如此,何以在董特首年代推出「八萬五政策」,希望減低經濟對地產的依賴,但結果整個社會、政圈、傳媒群起攻之,說什麼摧毀香港經濟支柱,結果現在又痛罵地產霸權。那到底是享受地產經濟,還是受窘地產霸權?老實說,將這些社會上一時流行的政治口號當成正規課程來教育學生,本來就煞有介事。

兩個步驟自我測試

何況,十來歲大的青少年,要理解這些政治權謀,談何容易!結果不少考生就真的拿着這些詞彙當批判大棒,隨意揮舞。但改卷的人一看就知道,其實這個滿紙新詞的考生並不明白自己在說些什麼。讀書學習,應該是扎實功夫。不明所以的,不要隨便搬弄。就算你自己覺得是明白理解的,也不妨試做以下兩步檢視:

第一,試着用一句話,將這些名詞的定義概括界定出來。如果你無法說得出,所謂心中似明瞭,言出無詞。你實際上根本未明瞭。

第二,試舉一例,說明這詞彙在現實中的狀況。不要以為這很容易,關鍵是能精確地闡述例子與名詞的相關性。例如,如果你認為地價高是地產霸權的例子,那你試試闡述清楚兩者關係,並非如想像中那麼容易。

一句老套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2011年9月27日 大公報 A29)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