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中國單元題目的「任一招」

所謂「任一招」,這原本是在1998 年金融風暴時,傳媒調侃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的說法,就是指無論任何問題,都是用同一招數來解決。

無論是在公眾論壇,還是在考試測驗,筆者發現不少學生在分析通識中國問題時,居然也有這麼一招:無論題目問什麼,最後都可以用中國不民主、中國一黨專制等類似的內容作答,彷彿這就是一切現有中國問題的總根源,彷彿取消目前的政治制度,就能一勞永逸、立竿見影地解決各種問題。

好,不妨來個假設性分析。假設現在中國真的取消一黨執政的制度,接下來該如何?

別的不說,單是一項全國選民登記工作,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了。目前中國內地也有選舉,縣級人大基本上是公民直接選舉。由於只是選舉一個縣區範圍的人大代表,流動人口又不算在內,因此選民登記工作量有限。

但如果是全國範圍內選舉,那可就另當別論了。數以億計的選民,登記工作量大到驚人,誤差難以避免,舞弊易於行事,這使整個選舉的合法性、公正性都會面臨巨大風險。注意,筆者並不是主張民主風險高因此不要民主,而是提醒一點:不要低估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艱難程度。一如溫總所言,中國一個小問題,乘以13 億人,都會變成大問題。

西方民主選舉制度,本身就是一項社會成本巨大的制度。即使是最強烈主張西式民主的人,也毫不否認,西式民主制度肯定會減慢行政效率。廣東俗話說,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西式民主選舉制度,未見其利,先見其險。舉個例子說,中國每年有六七百萬大學畢業生湧進就業市場,還沒把中學畢業生算進去。每年要處理這千百萬等着就業開飯的人,政府的行政效率能放慢嗎?敢放慢嗎?一放慢,大量失業人口就會嚴重危脅社會穩定,這是西式民主制度能解決的嗎?不是中國政府眼睛裡只看到經濟利益,只顧發展經濟,而是形勢比人強,容不得有一丁點的差池。

有中國官員曾說,香港是一本難讀的書。筆者認為,中國則是一本更加難讀的書!如果你以為讀懂了香港這本書,就想當然地以為能讀懂中國這部書,甚至拿着西式民主招數,任意批評,頤指氣使,那就真的夜郎自大了。

 

 

(2011年1月21日 大公報 C05)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