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近日撰文指,經歷過去的社會動盪,香港在中央的支持和社會的努力下,逐步走過「由亂到治」的道路,並指與其他受影響的社會環節一樣,教育亦需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讓教育回歸教育。《憲法》和《基本法》是國民教育重要一環,建立國民身分及價值觀,成為有質素、對社會有承擔,並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是教育界推行教育的應有之責。
國民教育是理性認知的基礎,而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國家認同不是人生下來就有的,它既來自於教化薰陶,也來自於現實體認,兩者互為表裡、共同作用。過去的社會動盪提醒我們,明確的國家認同和文化歸屬感對於社會安寧、穩定發展的極端重要。由此,以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為基礎,增強學生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的國民教育刻不容緩。
《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是「一國兩制」的基石,而去年頒布實施的《香港國安法》,更是保障國家安全及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有力保障。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每一個香港人作為國民的共同義務,所以學生認識國家安全是理所當然。
國家安全教育重在體系和組織。國家教育部2018年4月印發的《關於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就明確要構建完善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體系:小學生應了解國家安全基本常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中學生應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大學生應接受國家安全系統化學習訓練,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能力。在國家安全學校教育的組織上,教育部門也是非常的細緻,比如每年在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基本都要下發專門的開展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學習的文件,從學習組織、教育效果、氛圍營造等方面提出具體指導意見,意在扎實、突出學習時效。而就實際看,這也確實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國民尤其是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得到了明顯提升。本港的國家安全教育亦不能僅停留在每逢國家安全日舉辦「國家安全校園壁報設計比賽」、「國家安全教育日網上問答比賽」上,除了多元化的活動,師資培訓、優化學校課程、提供指引及教材方面也要用心,可以向國家教育局借鑒或尋求協助。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中寄託對愛國青年的希望。時移世易,愛國青年的赤子之心依然需要通過國民教育繼續傳承。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安全,不僅關乎國家利益,而且關係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國家安全教育,尤其是提升在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至關重要。畢竟,在消除危害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打擊直接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固然重要,但增強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國家安全意識,更為基礎。
202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