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電影《南京照相館》重磅上映,以獨特視角與深刻內涵,在銀幕上重現那段沉重歷史,其中蘊含的人道主義關懷,不僅觸動着每一位觀眾的心靈,也為香港紀念抗戰勝利賦予了特殊意義。 影片將鏡頭聚焦於1937年南京淪陷後,「吉祥照相館」裏一群普通中國人的遭遇。郵差蘇柳昌、照相館老闆金承宗一家、電影演員林毓秀等,這些原本只求安穩度日的平凡人,因日軍的侵略...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將歷史、現實與未來糅合為一堂立體而震撼的公民教育課。對香港而言,這是一面鏡子,折射出青少年在國民身份認同、國防安全素養與價值觀養成的必要性和有效路徑:以生動可感的方式滋養家國情懷,將閱兵置於歷史、現實、未來的連續光譜之中,轉化為香港青少年可持續汲取能量、學習經驗的源泉,讓看得見的閱兵成為內化於心的教育。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長安街盛大舉行。當無人作戰方隊以整齊陣列駛過天安門廣場時,全球目光聚焦於這些代表中國國防科技最高水平的「鋼鐵尖兵」,特別是一系列無人裝備。從高空偵察的無偵-7、無偵-10,到隱身突防的攻擊-11等無人機,再到構建多層防禦的反無人機颶風-3000高功率微波系統,中國無人裝備已形成「偵、打、防、協同」一體化作戰體系。
九月三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時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振聾發聵,帶領我們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也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勝利,彰顯了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中國共產黨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至關重要,而香港居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當下應共享國家發展榮光,勇擔時代賦予的責任。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202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香港特區舉辦「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主題論壇,行政長官李家超與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回望那段烽火歲月。這場跨越八十年的紀念,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在香港國民教育與國際話語權構建層面承載着深刻意義——它以歷史為紐帶,築牢市民國家認同,向世界展現中國抗戰的全民族圖景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202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舉辦了系列意義非凡的抗戰勝利80周年展覽。這些展覽不僅是對抗戰歷史的回顧,更是對香港社會愛國精神的一次深度激發與凝聚,在香港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些系列展覽人氣火爆,每日觀展人數超萬餘人,創下近年來大型主題展覽的新紀錄。其中,「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2025年8月21日,內地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這一舉措不僅是對歷史記憶的珍視,更是對培養港澳青少年家國情懷的重要實踐。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儀式後明確指出,該基地的設立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發展,對於長遠加深港澳青少年認識國家、提升愛國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歷史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在抗戰勝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九月三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將迎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大會。與過往相比,今年的閱兵不僅規模宏大,當中最大亮點是新一代智能化裝備的,向世界展現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新高度,意義非凡。 根據國新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披露,此次閱兵的受閱武器裝備全為國產現役主戰力量,涵蓋陸海空多領域,並以新一代智能化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古語有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句話正好映照國家拒絕購買輝達 H20 晶片的抉擇,尤其在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之中,美中科技角力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與其過度依賴境外技術,倒不如自主研發晶片,守住國家安全與經濟命脈。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承接上一期,本期分享一個非常顯而易見又被國人所忽視的極端現象:中國抗日戰爭,幾乎完全被西方史學界徹底抹殺,抹殺到在西方主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記載和分析著作上幾乎完全不存在!抗日戰爭又稱「十四年抗戰」,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止於1945年日本投降。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戰爭可分為兩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也是抗日戰爭80周年紀念。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廣各種紀念活動,不僅緬懷前人為保衛世界和平與爭取民族解放而作出的巨大犧牲,而且在近年烽煙漸起的世界局勢之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抗戰勝利是特別具有現實的警醒作用。要紀念歷史,警醒當代,就必須對歷史
立法會「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小組委員會」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在全球化與國家發展戰略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與影響力的關鍵指標。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力求使中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香港作為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會,不僅體現在金融、創科領域,更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日(30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並在致辭中提到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院子與鄰家之間有條巷子,鄰家想建新房佔用這條路,雙方爭執不下,張家人寫信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他回信道:「讓他三尺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0年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五年以來成效顯著,從根本上堵塞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漏洞,終結了香港在國家安全上不設防的歷史,有力震懾反中亂港分子,讓國家安全得到極大保障。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永遠都在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尤其是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香港更需要不斷完善國安教育。 回顧過去,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走過極不尋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山東艦駛入香港水域,700名官兵在甲板上排出「國安家好」四字,殲-15戰機整齊列陣,不少香港市民親臨岸邊觀艦,現場掌聲與驚嘆不絕於耳。這艘由國家自主研製、象徵大國國力的航母首次訪港,既是一次震撼的軍事展示,更是一場鮮活深刻的國民教育課。 今年恰逢香港回歸28周年、《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同時亦是抗戰勝利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各處街頭早已掛上國旗、區旗和各式海報,寫上「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等標語,處處喜氣洋洋。 多年以來,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都會推出一系列慶回歸優惠措施,涵蓋公共交通、文化藝術、消閒娛樂、飲食及消費等不同範疇,與市民一同分享回歸的喜悦。今年飲食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6月21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並發表主旨致辭,以「五個必須」提醒香港社會持之以恒全面準確實施國安法律、築牢國安屏障。現時香港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未來社會須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將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在「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特別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特區政府今日(21日)舉辦《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並邀請了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開幕典禮上發表主旨致辭。《香港國安法》與去年立法會全票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兼容互補,共同構築起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在此別具意義的時刻,夏主任親自訪港並致辭,意義重大。&n
最近追看大台節目「星夢傳奇」﹐忽然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參加音樂比賽的九五後﹑零零後年輕選手﹐對九十年代風行一時的流行曲和「天王級」明星﹐完全毫無感覺﹐更加不要講八十年代的歌和「校長級」明星。 這讓我有種感覺﹐所謂以流行音樂為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雖然已經流行了四十多年﹐但其實不同世代之間﹐存在好大的隔膜﹐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千年頭﹑
鄧飛 立法會議員 教聯會副會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紀念活動,不僅讓後人緬懷先烈為保衛世界和平與爭取民族解放而作出的巨大犧牲,也在近年烽煙漸起的世界局勢之下警醒當代,必須要對歷史有正確的觀念。 筆者認為,當中有兩個重點常被忽略:一,在進行抗日戰爭歷史教育活動中,講授中國軍民消滅日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7月4日上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京看望出席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的港澳地區特邀委員,向在場的新一屆委員表示祝賀和問候,並與大家座談交流。夏主任強調港澳青年需牢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囑託,希望委員珍惜榮譽、勇於擔當,當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中央港澳辦對港澳青年代表的直接寄語,也是核心要求,以期在維護國家
教育是香港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強化國家安全教育,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出具有強烈國家安全意識、扎實專業知識和深厚愛國情懷的人才,香港定能築牢國家安全防線,在「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中穩步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征程。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教育界責任重大,應積極行動起來,讓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國家安全的堅實保障下,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中央港
隨著中小學生內地交流考察計劃的開展,加上兩地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推行超過20年,香港學生北上交流已成為常態化活動。然而,基於成本和簽證等考慮因素,內地學生南下考察仍未成規模。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開拓不同客源等策略,筆者認為香港應善用本身資源,積極拓展針對內地中小學生透過「研學旅遊」的模式,來港交流。 「研學旅遊」是內地術語,意即把旅遊項目和文化教育結合,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