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宣稱將會參加罷課的學生向其所讀學校校長呈交匿名信,信件提及了若干問題,要求校方回應。對於學生的罷課行動,教聯會深表關注。為此,本會就信件內容作出如下回應:
答:本來按照通行做法(國際標準乎?),對於一切匿名信函,皆可不作回應。現在姑且相信來函者你真的是我校學生,稍作破例,予以答覆如下:
原文:2014年8月31日,人大通過了對香港政制改革的草案。是次通過的草案,除了否決「公民提名」外,還排除了一切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草案中更將過往四屆行政長官選舉中的「選舉委員會」轉換成「提名委員會」,沿用小圈子選舉的模式,只容1200人──被分為「四大界別」的特權階級──為香港人「提名」代表他們的行政長官。香港人爭取公民提名,或任何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正式被中央所扼殺。
答:激進人士言必稱「國際標準」,公民提名公然違反基本法,佔中公然威脅違法而癱瘓中環,請問這些公然違憲、違法行為又算哪門子國際標準?05年政改方案本來已可以向普選邁進一步,結果被泛民綑綁式否決而原地踏步。今日不但重操故伎,威脅又要原地踏步!這種陽奉陰違手法,難道又屬於國際標準?如果同學你因年紀尚輕而未及了解05政改方案被否決的曲折,就更應該回到課堂上,用獨立而不受激進派洗腦的批判性思考,深入探究過去政改道路孰是孰非
──如果你真的是學生的話。
原文:社會各界對此有著強烈的迴響。佔中三子已表明啟動佔領中環運動,而社會上也正在蘊釀進一步抗爭的氣氛。據蘋果日報在2014年9月2日的報道,學聯會在9月底進行罷課,料有超過8,000名學生參與。除大專院校外,學民思潮亦正展開中學生罷課的籌備工作。過百名教授已表態支持中學生罷課,協助於罷課時在課室以外開講及其他行政工作,實行「罷課不罷學」的理念。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甚至指出不排除抗爭逐步升級至學者罷教。全港性罷課,似乎是勢在必行。
答:佔中公然違法,為全球尊崇法治的社會所不容。什麼以違法來追求公義的歪理,無異於白馬非馬的詭辯。70年代兩次罷課,準確而言是源於老師行動在先, 然後學生亦自然變成罷課局面。反觀今日,部份一再明裡暗裡鼓動學生罷課的所謂教育專業人員,卻頗有「君子風度」──君子老師動口,卻要學生罷課動手!箇中的政治算計投機,青年同學未必明瞭,卻令任何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社會人士為止心寒齒冷。
原文:自70年代金禧事件以來,香港從未發生過全港規模的罷課。因此,我特意來函,向校方查詢以下兩點:
第一:九龍華仁校長鍾衞良在校慶活動發佈會後表示,該校不反對罷課,並會為參與的學生提供協助。請問校方會否為參與罷課的學生提供行政、學習或任何形式的支援?學校又因否會因「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的罷課舉報熱線及其他因素改變本校政治中立的立場?
答:不會,一切依校規行事,請假就是請假,曠課就是曠課。我們對舉報熱線不認同,不等於因此而對罷課等校園激進行為開綠燈。正因為我們認為校園應是一個學習知識而不容激進政治介入的清浄地,所以既不認同舉報,亦不接受罷課。
原文:第二:校方雖然會對曠課的學生作出處分,但假若學生是為了社會公義,為了向不公義的對象進行抗爭,繼而罷課,校方會否支持同學,不對罷課的學生作出處分?
答:誰敢自稱代表公義?誰敢自以為追求公義就可以超越一般學校常規?從未聞公義者以公義作為凌駕一切規則的尚方寶劍,只知道任何義人,都必定是謙卑之人。
原文:第三:校方會否反對學生在校內佩戴黃絲帶以支持爭取真普選?
答:反對,學校規則亦不容許佩戴與校服儀容無關的飾物。
同學,激進的政治行動令年輕人亢奮而充滿自我崇高感,然而自我崇高不等於合乎公義,而亢奮更容易失去理智和耐性。邁向普選,始於足下。當前社會要做的是踏實研究在人大決議框架之下,如何制定普選的各種細節,並努力爭取立法會通過政改,避免重蹈05年原地踏步的覆轍。然後在這個開埠以來首次普選特首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深化民主的程度。而同學們亦應該積累知識,獨立思考,不受惑於煽動,不沈溺於激情。普選落實之路,從來不在玉石俱焚的亢奮與激情,而在精工雕琢的理智與耐性。
(教聯報第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