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6日媒體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下簡稱《草案》),首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首先,關於融入本地法例體系的問題:如果讓《草案》內關於香港特區的條文在香港生效,那麼是否會納入到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之中,從而令其在香港生效,還是採取新的法律形式?按照目前媒體報道來看,暫時不像是前者。但如果是前者,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特區是否需要制定相應的本地條例?這個非必須,《駐軍法》就沒有制定相應的本地條例,香港國安法也無需如此,但涉及國旗國歌等則有本地立例。
這裏有一個法律技術問題,就是內地的大陸法和香港普通法的成文法之別。從媒體報道來看,《草案》是明確界定內地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上要負什麼具體責任,這是大陸法的其中一種立法風格。但對於普通法的成文法來說,就比較少見這樣,一般只是界定不能做什麼,甚少用立法方式要求政府部門要推行什麼政策。因此,如何把這部全國性法律對推動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要求融入到香港本地法例體系和政策體系中,需要特區政府細緻研究落實。
如果是後者,具體形式如何?從目前媒體報道來看,《草案》似乎更多是指國家層面的角色和工作,沒有要求特區層面要立法跟進。但特區政府不僅要從學校教育政策和社會教育政策方面來落實國家的要求,而且這種政策的落實必須具備等同法律一樣的穩定和莊重,而不是像普通公共政策那樣,更不能隨意更改。這些都是法律技術問題,關鍵是如果把愛國主義教育上升到全國性立法的層面,而不僅僅是普通政策層面,這個當然層次要高很多,也更加突顯愛國主義教育的莊嚴性、嚴肅性。
其次,目前特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課程和教材層面,正在不同年級全速推行,這是好的開始。當然,在目前的課程內容之中,仍有若干短板之處,例如包括執政黨體制和歷史在內的中國政黨制度,國家領導人一些重大政策性發言,甚至連國家體制的內容,也是相對不足,這些都需要補上。
加強師資培訓
最後,師資培訓非常重要,目前更多是依靠教育局相關的課程發展主任們到校支援教學,相當於on-job training(在職培訓)。這當然非常接地氣,但還是不夠。我還是那句話,教育,是一門專業。愛國主義教育,也是要遵循教育專業,服從教育學的科學規律,才能真正讓愛國主義教育落實到位,產生效果,而這一切,很大程度取決於負責的教育工作者本身是否專業。各個擁有師資培訓資格教育學院的大學,應該推出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碩士課程,即便無法一下子讓所有老師都參與培訓,那至少要培訓負責課程統籌和管理的科主任級老師;不能一下子全民專業練兵,那就先專業培養連長、營長!然後再打造一些面向校董、校長愛國主義教育的博士課程,再培養師長、軍長!
2023年6月28日 (大公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