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預算案促進職業導向教育發展

 
表面上看,這次財政預算案沒有太多提到教育,甚至未有「教育」這個項目,但如果由此而得出結論認為:預算案不重視教育,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筆者反而認為,本次預算案對於教育的投資,是有別於以往的。以往預算案對於教育的措施,更多體現在平均分布於大、中、小、幼、特這五個教育階段的用度,類似內地的金融用語「大水漫灌,好在各級均霑,弊在缺乏重點」。但本次預算案,則是有幾個重點突出的項目。
 
財政預算案撥款促進各級職業教育的復興和優化。實事求是地說,由於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香港各個學習階段的職業導向教育實際上自2000年改革以來,是步入了衰落。中學階段的職業導向教育最為明顯,所有的工業中學、職業先修中學全部轉型為普通文法中學;高中雖然設有應用學習課程,理論上在報考大學時等同於選修科目課程,但實際上修讀報考的高中生並不多。除了因為大學聯招還是偏向挑選報考傳統學術類的,文理商科選修科目的學生之外,還有應用學習並不直接銜接專上教育的職業導向教育。至於專上教育階段的副學士學位課程,更因其上不及學士學位的認受性,橫不及高級文憑課程的實用性,備受質疑。
 
這次預算案,雖然不是從學制結構上改革職業教育,這也不是財政預算案應有的功能,但從撥款支持的教育項目中,實際上已經起到復興、引導和優化職業導向教育的作用:
 
復興:預算案第173段提到,「由二零二三/二四學年起,職業訓練局會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讓中學生及早接觸職專教育,發掘興趣」。雖然沒有提到改革中學階段的職業導向課程結構,但推出針對中學生的「先導計劃」,這等於從中學階段幫助學生更好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而且由職業訓練局主辦,等於直接對標該機構不同資歷架構的職業導向課程。這有別於目前的高中應用學科課程,雖然很多都是由職訓局主辦,但最終還是要報考考評局負責的DSE考試,應試導向蓋過了興趣導向。
 
引導:預算案第134至140段,針對金融科技、保險及資產管理、航空航運物流、創新科技和建造業行業的人才培養,直接採取不同形式的撥款支持。這有別於以往主要透過撥款給職業培訓機構,那也是另一種的「大水漫灌」。現在是特區政府明確的認為這幾個行業是重點發展領域,再加上第62段提到的綠色產業人才培訓,這些行業也是對標預算案前文提及的對接國家發展的幾大中心行業,所以直接投資在這些行業相關的人才培訓上。
 
優化:同樣也是預算案第173段提到,「政府會由該學年起恆常推出應用教育文憑課程,以取代現有的毅進文憑課程,並會繼續檢視『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的推行情況,積極研究推出更多課程,進一步強化職專教育在專上教育層面的進階路徑。」筆者曾經在去年11月4日的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問及教育局,應用學位課程與一般的學位課程,兩者在資歷架構和報考公務員資格兩個方面有沒有區別,局方明確回答沒有分別,都是學士學位,這是一個很大的定心丸!高等教育階段的職業導向教育實施,以其他地區經驗而言,最大的難處就是「妾身不明」:在資歷架構上能否等同一般學士學位?在報考政府公務員之時,是否等同一般學士學位?如果兩者有高低待遇之別,那麼職業導向的學位就很難得到家長、學生乃至僱主的認同了。現在特區政府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兩者一樣待遇,同時預算案承諾繼續檢討成效和進一步擴闊課程範圍,那麼毫不誇張地說,這對於香港未來的職業導向教育,有着開路先鋒的作用。
 
不要低估在一個華人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的難度,「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傳統根深蒂固。如果不在資歷架構認受性方面作制度優化設計,那麼單憑開多幾個課程,做多幾個宣傳廣告,是無法真正建立起完善而又受歡迎的職業教育的。沒有培養各類和各級職業技能人才的職業教育,教育就不是全面而完備的教育。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雙軌進行,同時又保持雙軌之間的升學可貫通性和資歷架構一致性,這才保證香港未來教育能跟上這個知識密集型的經濟轉型需求和發展大潮!
 
2023年2月28日 (橙新聞)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