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10月31日在北京會見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層,對香港理工大學近年來團結一致、上下一心,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堅持培育擁有家國情懷、具備全球視野和勇擔社會責任的人才,在學科建設、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夏寶龍主任又寄語各大高校要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把大學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不斷擦亮香港高等教育「金字招牌」。
《禮記‧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指立身處世最根本的學問之一,是弘揚光明、高尚的品德。不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最重要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所謂光明高尚的品德,當然包括愛國,而負責培養人才的機構,本身首先亦要有光明高尚的品格。
猶記得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黑暴佔據理大,破壞大學校園、嚴重干擾大學正常運作,令人震驚和痛心。經過修復,以及重整校內師生上下人心,理大逐漸從混濁紛擾的亂局中重回發展正軌,並在2022年元旦日早上於校園舉行升旗儀式,成為本港八所資助大學中,首間履行國旗及國徽條例的院校。
與此同時,理大對國家科研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在深空探索方面,理大自2020年起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究項目,兩支科研團隊在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研發創新的地形測量及地貌分析方法,協助選取火星着陸點。理大也研發出精密的太空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拍攝火星的周遭環境及火星車的狀況,為與國家成功執行首個火星探測任務貢獻力量。
理大亦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相機指向機構系統」,應用於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的月背探測任務,他們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亦為國家完成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協助嫦娥六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內地和香港都將發展創新科技作為帶動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理大在推動研究成果轉化和商品化方面,也成功為社會難題提供解決方案,促進社會進步。
夏寶龍主任在這次會面中,寄語希望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在內的香港所有高校堅持愛國愛港鮮明底色,聚焦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緊跟時代步伐,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棟樑之才。事實上,國家近年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列入國家戰略和根本國策,香港也將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對標國家戰略部署。理大能夠在愛國愛港的道路上重新邁開大步,並在原有雄厚的科研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對香港高校和中小學都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2024年11月04日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