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香港作為一個具備國際優勢的城市,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創新科技發展的動力,是未來能否成功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關鍵。兩年前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把教育與科技放入同一個章節論述。在今年7月的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內,以及在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中,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列入國家戰略和根本國策。在10月16日行政長官的《2024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這一舉措對標國家戰略部署,將成為香港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的三大支柱與實質內涵,幫助香港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也盡力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優勢長處,服務國家整體大戰略之需,可以說是今年《施政報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產學研」深廣度須提升
近年來,香港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尤其是在中小學和高級院校的科技教育上,政府和學校積極推動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並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創新科技比賽。這些舉措為未來的科技人才儲備奠定了基礎。在科研方面,香港現時在科研領域的表現,亦獲得國際認可。根據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最近公布的2024年全球頂尖學者排名顯示,香港的學者在多個領域裏取得了卓越成就。在26個學術分項領域中,香港各大院校共有14名學者位列全國第一,這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在國家建設科技強國中的重要地位,也體現了香港科研的國際競爭力。
然而,香港在「產學研」結合的深度和廣度上仍有提升空間。例如,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如何更有效地轉化為市場化產品,仍是一大挑戰。目前,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偏低,很多創新技術難以走出實驗室,未能在產業化階段發揮應有的影響力。解決這一問題,「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的成立顯得尤為必要。通過委員會的協調,香港可以加強高等院校與企業界的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商業化轉化。同時,應進一步推動從中小學到大學的科技教育銜接,確保學生從小就能接觸到科技創新的實際應用,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香港要成為真正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僅需要科技和教育的協同發展,還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來推動教學研究的產業化落地,更要有前瞻性的風險評估以應對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
首先,要建立地緣政治和國際政治風險評估機制。當前全球科技競爭的複雜性,並不僅來自於技術本身,還涉及到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的風險。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和科技樞紐,必須對這些風險有清晰的認識,並建立相應的應對機制。建議政府成立專門的地緣政治風險評估機制,甄別和評估可能影響香港科技發展的國際政治風險,並制定趨吉避凶的應對措施。正如時下一些國際知名的顧問公司、專業事務所和大企業,也分別建立了地緣政治風險評估部門,為商業客戶所需而評估日趨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對營商所帶來的風險。商業圈子尚且有這類評估,政府部門又怎能缺少?有追蹤研究和分析的地緣政治風險評估,將幫助香港在國際科技競爭中更好認清形勢,盡力降低地緣政治對科技研發、人才技術引進和科創產業化的衝擊。
借鑑內地經驗 拍賣科研成果
其次,推動科研成果本地化生產,實現再工業化。香港的科研實力不容小覷,但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本地的經濟增長動力,仍需進一步推動。建議政府參考歐盟「投資在地化」的原則,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支持,要求投資者在使用香港科研成果時,必須將一定比例的生產線設置在本港,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促進本地產業的發展。這不僅能夠提升香港的再工業化水平,還能減少對其他地區的依賴,確保香港的科技成果能夠為本地經濟服務。
另外,推動創科成果專利拍賣機制。香港擁有眾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但如何將這些機構的創科成果高效轉化為市場化產品,仍是當前的一大挑戰。政府透過落實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的工作,將有效把科研成果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推向市場,吸引國內外的投資者參與其中。
事實上,內地在這方面已經率先進行了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效。香港可以借鑑內地的經驗,通過專利拍賣機制促進科研成果的市場化。同時,政府應該出台相關政策,防止出現「專利流氓」現象,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
加強AI技術普及教育
最後,普及AI應用學習,推動全民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將徹底改變未來的科技競爭格局。香港若要在全球AI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必須加快推動全民AI應用學習。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的「AI Singapore計劃」,推動AI技術的普及教育,讓市民掌握基本的AI應用技能。
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每個市民都成為專業的編程員,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和運用AI技術來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通過這樣的全民教育,香港可以為未來的數字化轉型做好準備,並在全球AI競爭中保持領先。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通過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來同步協調,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融合發展,香港有望在全球創新科技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未來,隨着國際高端人才的集聚以及本地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轉化,香港必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
2024年10月30日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