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Lawrence
熱門:

從「開班線」 看國際教育樞紐的構建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教育局近日公布中小學未來規劃方案,包括調整中學一年級開班線,由25人逐步增至29人;同時,允許符合特定條件的學校以4班參加中一派位,並可申請下年度以5班參加。廣受學界關注的是開班線問題。鑑於適齡學童人數持續下降,教育局的政策是可以理解,但希望能夠有措施協助學界「軟着陸」,避免大量教師失業,人心惶惶。   根據教育局通告第17/2023號通函《

corner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 展現軟實力與話語權的突破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日(30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並在致辭中提到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院子與鄰家之間有條巷子,鄰家想建新房佔用這條路,雙方爭執不下,張家人寫信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他回信道:「讓他三尺

corner

【教聯筆陣】提升公帑使用效益 建設「留學香港」品牌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筆者認為應達至兩個目標。首先是發揮香港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透過招收海外學生,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人力資源質素;同時亦輸出香港的教育標準,提升香港的軟實力和教育文化的話語權,從而達至民心相通的效果。其次,「留學香港」須惠及本地經濟民生。   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兩個誤區:一

corner

擦亮「留學中國香港」這張教育名片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香港向哈佛沉船者敞開校門」,對於香港歡迎哈佛國際學生來港學習的表態,有外媒作出這樣的評述。香港,作為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會,其優勢不僅體現在金融、創科等領域,更是已經延展至教育層面。它正在致力於打造獨特的「留學中國香港」品牌,這將有益於提升國家與特區的國際軟實力及話語權。   特區政府2023年時就曾提出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無

corner

構建國際教育樞紐的操作細節問題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   由「留學香港」邁向「留學經濟」,一般人的最大誤區,是以為替院校或中小學增加收入。非也!發展「留學經濟」的意思,是透過吸引外地學生來港就讀,從而促進住房、飲食和零售等領域發展,惠及本地經濟;同時增加青年來港,有助優化人口結構,並通過本港教育體系培養學生,輸出「香港標準」,以提升香港的國際影響力。然而,若要成功將香港構建為真正的國際教育樞紐,需解決若干微觀

corner

飛常觀點/政府工作報告指明方向 科教興國助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列為年度重點任務,強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並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強化職普融通與產教融合、分類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等具體舉措。這一戰略部署不僅為國家教育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本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打造國際教育樞紐與「留學香港」品牌提供重要機遇。

corner

【飛常諫議】職學聯通 提升人才技能 助力產業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的預期目標為1,200萬人以上。報告強調「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在促進就業與創業方面,報告提出,「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同時「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以及「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此外還提出將「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corner

飛常觀點/財案重視北都大學城 為教育產業化開新篇

近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雖然教育部分的資源投入並未令人眼前一亮,但在策略布局上卻顯示了清晰的方向——以「北部都會區」為支點,開啟香港教育產業化的新篇章。筆者認為,這份預算案在教育投資的取態上,既體現了「量入為出」,亦釋放出突破傳統框架的革新信號,其中「北都大學教育城」的規劃,更可視為香港教育與經濟深度協同的關鍵落子。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地帶,其地理位置鄰近大灣區核心城市,

corner

把握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契機 促進「研學旅遊」發展

隨著中小學生內地交流考察計劃的開展,加上兩地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推行超過20年,香港學生北上交流已成為常態化活動。然而,基於成本和簽證等考慮因素,內地學生南下考察仍未成規模。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開拓不同客源等策略,筆者認為香港應善用本身資源,積極拓展針對內地中小學生透過「研學旅遊」的模式,來港交流。   「研學旅遊」是內地術語,意即把旅遊項目和文化教育結合,與

corner

港從「留學品牌」 走向「留學經濟」

在香港面臨巨額財赤之際,如何推動經濟多元化,成為本港亟需解決的課題。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拓展「留學經濟」,不僅有助於特區政府節省教育開支和提升大學收入,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產業化,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從而惠及經濟民生。   巨大經濟利益 海外前車可鑑   參考歐美國家發展留學產業的成功經驗,他們透過吸引國際留學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2021/

corner

飛常觀點/《哪吒2》熱潮中的文化力量 香港應如何借鑒?

「我命由我不由天」,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票房大賣,帶動戲中經典對白風靡全球,再次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台的獨特優勢。筆者認為,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商業上的成功之作。重要的是它通過對傳統故事的現代化重塑,展示了中國古典神話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為年輕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角。這種創作模式,值得本港文化產業界借鑒。   《哪吒2》是2019年「爆款」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

corner

從五個維度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導未來十年的國家教育發展。根據《規劃綱要》的戰略方向,香港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體系需在保持國際化特色的同時,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筆者建議從以下多個維度推進。 一、強化國家認同與歷史教育   重構課程體系,增設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必修模塊,開發沉浸式數字教材(如VR體

corner

飛常觀點/預算案必須穩中求變 為香港謀劃經濟新動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發展,據財金官員透露,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將會超出原先估算,高達約千億元。面對環球經濟不明朗,美聯儲減息步伐不及預期,政府要確保公共財政穩健性的同時,亦要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為香港發掘經濟發展動能,跨越轉型難關。   儘管財政儲備急速減少,尤其是短短六年蒸發約一半,喚起各方關注,但香港仍是全球少數擁有財政盈餘的城市,有大約六千億港元儲備,公共債務也處於較低水平。

corner

祥龍辭舊歲 蛇來運轉創新天

我們在2024年迎來了國慶75周年的大日子,二十屆三中全會亦已勝利召開,開啟了國家的新征程。在香港,立法會歷史性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為香港全面走向由治及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今後香港得以輕裝上陣,為市民謀幸福,可喜可賀!   在教育領域,筆者認為未來有幾項工作必須緊抓。以達在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方面,除了要繼續多作宣傳外,亦要結合「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

corner

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 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

中聯辦今晚(17日)舉行新春招待會,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多次提到要「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他指出,香港需要堅持「一國兩制」、發揮制度優勢;堅持統籌「兩個高」、實現又穩又好;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以變應變;堅持內聯外通、堅定融入大局;堅持擔當作為、勠力攻堅克難。   鄭雁雄主任又引述習近平主席強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經濟體,香港融入就是發展、就是

corner

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是港版千人計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第27項表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今年特首施政報告已自覺把上述決定融入其中,宣布成立由政務司長任主席的,包括教育、創科和人才3個政策局組成的委員會,落實三方面工作的聯動,既落實上述「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要求,又落實三中全會決定中的第四部分裏,第13至15項關於教育、科技、人才的3項決定,令人

corner

起動世界級教育會議 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香港近年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由12月2日起一連兩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大學校長高峰論壇2024」,已確認為今年本港盛事,論壇的開幕式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嘉賓主禮、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50多間大學校長和教育領袖參與是次活動,部分學者更帶同尖子學生來港親身體驗及交流,論壇也會進行全球網絡直播,確實是一場世界級教育會議。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corner

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發展 加速建創科中心

隨着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香港作為一個具備國際優勢的城市,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創新科技發展的動力,是未來能否成功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關鍵。兩年前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把教育與科技放入同一個章節論述。在今年7月的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內,以及在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中,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列入國家戰略和根本國策。在10月16日行政長官的《2024年施政報告》中,明確

corner

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建設國際教育樞紐

2024年1月,筆者在立法會提出了「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的議案,旨在推動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發展,提升香港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隨着全球教育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必須抓住機遇,通過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來自全球的優秀學生,並全面推動教育對外產業化。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擁有全球頂尖的高等教育資源。根據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度世界

corner

75年成就非凡 貢獻力量再上新征程

今年10月1日,是國慶75周年的大日子,按照中國人傳統,「逢五逢十」都會特別慶祝,為此,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隆重其事,舉辦不同慶祝活動,又推出一系列優惠,實行與民同樂,並在社區傳播愛國主義情懷,加深青少年對國家發展和成就的認識,一同熱烈歡度國慶之餘,令慶祝國慶的意義和氣氛更勝往年。特區政府舉辦的400項慶祝活動,豐富多元。例如在西九文化區舉辦「新生代千人合唱賀國慶」,不少活動亦加入「75」元素

corner

三中全會精神對香港改革有重要啟示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內容豐富,涵蓋面廣,覆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多個方面。近日中央派出宣講團來港主持宣講會,使香港各界更能深刻領會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決定》。今次全會是在國際形勢愈趨複雜、國內經濟發展處於艱巨時刻下召開,突出要求更進取和嶄新的精神,對香港的改革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釋放經濟活力與創造力在政治方面,當前香港面臨嚴峻的地緣政治壓力和國際政治衝擊,以美國為

corner

活化文化遺產 推進「人文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發布,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和部署的國家戰略,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推動「一國兩制」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包含經濟概念,也涵蓋文化概念。隨着建設進入第5個年頭,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愈發受到關注,當中包括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動教育合作發展;同時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並推進旅遊發展,構建文化歷史、休

corner

文教非常談/推動教育對外產業化 增強教育國際影響力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香港是公認的中國國際大都會,理應發揮「國家所需,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