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宗新聞事件,充分說明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緩,必須坐言起行,而不是等到俗語說的「搭通天地線先至去做」。 第一件是壹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與獲准保釋。之所以提到這件事,並不僅僅因為這是香港特區實施國安法以來的首宗大案,更是因為最近關於對黎氏保釋上訴的新聞報道,讓筆者深覺推動國安教育的迫切性,必須盡快推動,以正視聽,不能拖延時日,以至於各種誤讀曲
近日,香港語言治療師總工會製作了名為《羊村12勇士》的兒童繪本,內容是由12港人事件改編,將12港人形容為溫純綿羊,並用大灰狼形容中央政府,12隻羊因受大灰狼迫害而坐船遠走他鄉。該組織還在網上呼籲家長以及從事兒童工作人士人手一冊,向小朋友講解12港人在內地受審一事,令更多人關注事件云云。 眾所周知,12港人因偷越邊境被捕、受審及判刑,將偷越邊境淡化為「坐船遠走他鄉」,將偷越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 近日教育局宣佈將大幅度改革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爭議經年的通識科又再次成為社會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說起這個熱點問題,常見的觀點包括諸如該科考試經常出政治題目、課程範圍過闊、獨立專題探究(IES)工作量太大等等。這些觀點都沒有錯,但並未觸及該學科最根本的問題:課程綱要虛而不實,但考試題目卻是實而不虛。這是一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終審法院批准了律政司對取消壹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保釋的上訴申請許可,重新羈押了黎,直到2021年2月1日終審法院開庭審理該上訴為止。這不僅僅是特區國家安全法的第一大案,全港、全國甚至全球都關注着,同時別忘了這也是特區國家安全教育的第一示範教材! 根據特區國安法第九和第十條明文規定,學校有法定責任要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這方面的安全意識和守
教育局長楊潤雄近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表示,去年反修例事件中的被捕人士有4成為學生,已要求學校為被捕學生制訂專門輔導計劃,要希望令他們明白行為不當之處,及如何理解這個社會的發展等。 教育局在今年6月發通告要求學校為被捕學生制定個人化的長期訓輔計劃,引導曾觸犯法例甚至曾被法庭判處刑責的學生重回正軌。學校是教育的地方,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正面思維以及正確認識社會發展、成爲負責任的
特區教育局宣布將大刀闊斧改革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糾正存在已久的異化問題,這個當然應大力支持,但因為改革的具體措施,仍有待局方和相關各個委員會加以制定,所以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值得業界和社會密切留意,細緻討論: 平衡課時與國民教育 第一,課時減少與內容更新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 根據官方公布的改革要點,一方面將「刪減課
高中通識教育科將改名、削課時、修改課程,教育局長楊潤雄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社會上對於改革通識科有不少誤解和不必要懷疑,包括質疑通識科將轉為國民教育科,他指出通識科一直包含國家發展,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亦是整個課程架構重要的重要一環,本港學生須認清香港與自己國家的關係及國家未來發展,而通識科日後的新名不會是國民教育。 通識教育科屬跨學科的學習設計,它幫助學生連繫
今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有試題被指迴避侵華史實,題目最終被取消,時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楊穎宇亦已請辭。但楊日前向考評局同事發電郵道別,電郵聲稱請辭是因「龐大政治壓力」,稱局方決定取消試題時其實已設了「斷頭台」,只待局方接納教育局專責小組調查報告,便會把他「處斬」。 楊穎宇擬卷過程未守規章 對於楊穎宇的以上指控,用事實就能將其駁斥
去年反修例風波爆發多場衝突,至今超過10000人被捕,當中四成是學生,接近 2 000 名是中小學生。已被檢控的被捕人士有 2 300 多人,大部份案件的司法程序正在進行。在已經完成法律程序的案件中,超過八成的人需承擔法律後果。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指出,對於 18歲以下有悔意而非涉及嚴重罪行的被捕人士,警方願意考慮採取讓其可改過自新的措施,例如以警司警誡或簽保守行為來處理
12月4日(星期五)是「國家憲法日」,特區政府將於當日以網上直播方式舉辦一場座談會,與市民一起探討「憲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教育局已向學校發布相關資訊,讓學校在疫情下暫停面授課堂期間,也可安排學生在家學習,觀看直播或稍後重溫內容。 憲法是我國根本大法,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總依據,為制定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提供了直接的憲制依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
近日,香港特區教育局宣佈,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將實施比較大幅度的改革:維持必修必考,但只設合格與不合格,釋放考試壓力,明確重要的學習概念和知識,重視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和國民身份認同,學習國家發展和憲法基本法教育,提供內地考察機會,設立適用書目表(即審定課本)等,改革修訂之後的科目,可能改一個新學科名稱,不再沿用“通識教育科”這個名字。 這是一個除舊佈新的重大舉措,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去年發生的社會事件,有逾萬名因反修例而涉嫌違法的被捕,其中四成是學生,近二千人是中小學生,認為事件揭示部分青年人守法意識薄弱,欠缺互相包容尊重的價值觀,將加強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深化《憲法》和《基本法》教育。 有鑒於「違法達義」思想不僅在社會甚囂塵上,同時也入侵校園,因此,加強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深化《憲法》和《基本法
早前有小學教師因製作宣揚「港獨」教案而遭「釘牌」,教育局長楊潤雄受訪時指出,「釘牌」目前屬對教師的最嚴重處分,其次為發譴責信、警告信。法律上常任秘書長除了註冊和取消註冊,中間沒有法定權力做其他事,稱會研究修改法律,增加扣糧凍牌的處罰方式處罰涉事教師。 《教育條例》第47條訂明,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在特定條件下有權取消教員註冊。常任秘書長包攬教師註冊及「釘牌」權,但
時下學生不時「改圖」諷刺校政,城大近日更新學生行為及紀律程序守則,列明未經授權使用、更改、修改校歌、校徽等導致大學名聲受損亦屬「行為不當」,將面臨紀律處分。新修訂於昨日生效,城大學生會批評新修訂收窄學生表達自由,又批評校方未公布便即時生效新修訂,更質疑校方修訂不符程序正義。 校歌和校徽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一所學校教育思想的號召和激勵,精神風貌的展示和宣揚。校歌和
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教育局昨向中小學校長發通函,提出學校透過《基本法》教育活動,讓學生全面認識《基本法》,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並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活動,以及教師培訓課程。局方建議學校新學年在10個「合適日子」安排《基本法》校本活動,例如今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安排常識問答比賽,而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安排師生默哀悼念等。局方又預告11月推出《國家安全 你
銅鑼灣直資名校聖保祿學校,預告新學年高中必修的倫理與宗教科,將加入為期四節的《國家安全法》課程,被該校舊生組織「聖保祿政治關注組」質疑與倫理科的生命教育、道德探討的原意無關。教育局強調學校開展國安教育是應有之責,可擬訂校本課程內容,教授相關的知識。 聖保祿學校舊生組織認為《國家安全法》與倫理科的生命教育和道德探討無關,其實這是一種將法律和道德倫理強行分拆的思維。法律與倫理不但不是無關,相
早前,康文署轄下公共圖書館就《香港國安法》覆檢多本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書籍。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質疑公共圖書館的做法是「政治審查」,更指摘館方違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中「館藏及服務不能屈從任何意識型態、政治或宗教審查,亦應抗拒商業壓力」的宗旨,聲稱覆檢書籍的做法是剝奪讀者的選擇權,令香港公共圖書館會逐漸淪為單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質詢時表示,學校不應讓學生在校內奏唱或播放任何干擾學校運作、影響學生情緒,或帶有政治信息的歌曲,指如《願榮光歸香港》源自去年6月起的社會事件,帶有強烈政治信息,並與持續多月的社會政治、暴力及違法事件有密切關連,絕對不應讓學生在校內奏唱或播放。楊潤雄重申校園內不應進行任何政治宣傳活動,指學生在校園內、畢業典禮、開學禮等場合或學習活動中作出不尊重有關場
近日,康文署轄下公共圖書館正就《香港國安法》覆檢多本涉及政治的書籍,包括《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的六本著作,以及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的著作,全不可外借。教育局回應查詢指,無論有《香港國安法》與否,學校提供給學生的閱讀材料均不應涉及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閱讀材料不論圖書館內外,均應配合課程,學校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定時覆檢圖書,確保內容合適和具質素。&nbs
《香港國安法》在6月30日由人大常委會以162票全票通過,並於深夜由特區政府刊憲實施。《香港國安法》一共有66條,其中第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路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回歸23年,香港教育中的國家安全教育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甚至連基本的國家安全教育意識都沒有,因為當年的23條立法擱淺,而且多年都無法訂立,因
今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30周年,根據香港善德基金會發佈有關學校《基本法》教育的調查指出,三至四成幼稚園、中小學課堂沒有教授《基本法》;近兩成半校長或教師認為,教育局為教師提供的《基本法》教育專業發展課程不足,並建議教師要通過相關考核,才可入職或晉升。 以往香港《基本法》教育長期採用不定期展覽,嘉賓講座,組織《基本法》知識競賽等 “嘉年華”式、碎片化
今年的香港新高中文憑試歷史科中,有一道考題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對中國利大於弊”。如此命題,引起全港甚至舉國譁然。 關於這條試題,作為香港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有兩點看法:首先,從命題技術來講,這是一道完全不專業的試題。一般人未必意識到,考試命題其實是一門技術活,稍有不慎,不但對考生的知識水準無法作有效的評核,更嚴重的是會誤導考生,繼而持
近日,一間小學的常識科網課內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緣從家長提供的錄影片段所見,任教老師把鴉片戰爭說成是英國人為了幫助中國人禁煙,而對中國發動戰爭。如此低級的錯誤,當然引起巨大的反響。繼而引起社會對鴉片戰爭的教材內容,乃至對中國歷史科教育,產生一種強烈的憂慮情緒。實在不吐不快,有幾點分享一下: 第一,這首先是一個嚴重的教學錯誤,正如一個英文科老師教英文科,如果